一般来讲,通常说的跑道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专业体育场内的田径场跑道,有标准跑道和非标准之分,标准跑道是指周长为400米,半径为36.5米(另外还有36米和37.898米两种),非标准跑道是指根据操场用地面积形状和大小,适当地调整操场的半径和周长,常见的有周长为200米、300米等。
由于不同面层的塑胶跑道成本与性能存在差别,因而被不同档次的运动场地区别使用。总体而言,塑胶跑道等塑胶场地的面层铺设分为四类:
1、混合型底胶铺设完毕,人工撒防滑颗粒。防滑颗粒有脱落现象,适用于运动频次较低的场地。人工撒防滑颗粒,表面喷(或滚)涂一层保护胶,使防滑颗粒于底胶粘接牢固。因此防滑颗粒塑胶跑道不易脱落,适用于学校运动场地。
2、混合型塑胶跑道底胶施工完毕,采用特殊聚氨酯喷面胶将防滑颗粒进行包裹后用专用喷胶机喷涂在经打磨处理过的跑道底胶上,经固化后形成特殊防滑面层,彻底解决了防滑颗粒脱落的弊端,是目前较先进的施工工艺,延长了面层的使用寿命。适合于运动频次较高的学校运动场地。
3、将跑道加工预制成定型宽度及长度的橡胶跑道卷材,现场粘合粘装,表面为压花防滑面层,使国际赛事最常使用的产品,成本较高,适用于高档竞赛运动场地。
4、用专用摊铺机械将PU胶拌合的黑橡胶颗粒摊铺在沥青或水泥基础上,厚度约10-11mm,然后用专用喷胶机进行面层喷涂(2-3mm)面层,固化后的塑胶具有一定的透气、透水功能,成本较低,强度及寿命低于混合型塑胶跑道,属于低档产品。适用于普通水泥基础(无防水层)的场地或受到投资限制的项目。
塑胶跑道在平常建设中,或者完工之后,经常会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遇到这些情况往往使工程商和施工厂家头疼不已,今天我们来看看塑胶跑道出问题后的几种解决方法。1、拆除或更换这是最能解决问题,简单粗暴,最彻底移除有害物质污染源的方法,但是耗费人力、物力、财力。2、自然消散降解自然降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有害物质在自然状态下消散降解掉,最终符合有害物含量要求。在自然消散过程中,场地需要隔离并保证不会污染其他非隔离区域。此法需要的时间可能较长,有害物质能否降低到符合有害物含量要求的标准未知,对于不能自然.....
塑胶跑道建造过程中,并非材料任意搭配去施工,其实也要符合国内...
“毒塑胶跑道”导致学生出现流鼻血、头晕、皮肤过敏等症状的消息持续发酵...